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时间:2022-11-21 01:04:16 作者:壹号 字数:5195字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第十五章 韧性剪切带徐海军 地球科学学院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剪切带的概念

剪切带(shear zone): 是平面状或曲面状的高 剪切应变带,其长宽比 至少大于5:1。 剪切带是岩石圈中广泛 发育的主要构造类型之 一,具有不同的尺度, 从薄片、手标本、野外 露头到造山带。 剪切带可以形成于脆性、 韧性以及脆-韧性过渡 条件下。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洋陆俯冲带

剪切带形成的大 地构造背景

大陆碰撞带

大陆裂谷

转换断层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剪切带的基本类型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的不同,可将剪切带分为:

脆性剪切带:发育在地壳上部,脆性变形的产物; 脆-韧性过渡型剪切带:包括脆-韧性剪切带和韧-脆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狭窄高剪切应变带, 具有“断而未破,错而相连”的特点。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剪切带的一般特征1. 所有剪切带都代表一个狭

窄的变形集中带,或应变 局限化带(strain localization)。2. 剪切带中应变是不均匀分

布的:剪切带中心应变量 最大,向两侧岩石应变量 则减小。3. 不同性质的剪切带在空间

和时间上有紧密的联系, 可以相互转换或过渡。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的几何特征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特征

韧性剪切带的两个基本结构要素:剪切带的两盘(壁) 和两盘所限制的强塑性变形带; 大多数韧性剪切带边界是近于平行的,沿每个横断面 的位移相同; 韧性剪切带的边界可以沿走向收敛或发散。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的几何类型韧性剪切带外的岩石未受变形影响

不均匀的简单剪切 不均匀的体积变化 不均匀的简单剪切和不均匀的 体积变化之联合

韧性剪切带外的岩石受到均匀应变

均匀应变与不均匀应变的简单 剪切之联合 均匀应变与不均匀的体积变化 之联合 均匀应变、不均匀的简单剪切 和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之联合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内的岩石变形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mylonite) 糜棱岩这一术语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以描述沿

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 糜棱岩的四个基本要素:1.

与原岩相比,粒度显著减小;

2.3. 4.

具增强的面理或线理;发育于狭窄的强应变带内;

变形岩石中至少有一种主要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

根据糜棱岩中细粒化基质的含量将糜棱岩系列的岩石划分

为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初糜棱岩糜棱岩 超糜棱岩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初糜棱岩(protomylonite)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mylonite)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新生面理和线理韧性剪切带具有独特的S- C组构特征和矿物拉伸线理,是其主要鉴定 标志之一,也是韧性剪切带中形成的新生面理和线理。 1.S面理(

剪切带内面理):矿物平行于剪切带中的应变椭球体的XY 面形成,从边缘到中心,面理与剪切方向的夹角从大到小。 2.C面理(糜棱面理):平行于剪切方向的面理。 3.拉伸线理:在韧性剪切带内的面理上,矿物沿最大拉伸方向定向 排列,形成矿物拉伸线理。常用L表示。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的褶皱变形

ZX Y

鞘褶皱 褶皱枢纽平行剪切方向,其 褶皱轴与拉伸线理平行,剖 面上形似剑鞘,常呈扁圆状 或舌状,属A型褶皱中的一种 特殊类型,是鉴定韧性剪切 带的标志之一。 三维剖面形态特征: 1、在YZ剖面上,多呈圆形、 眼球形,形似剑鞘。 2、在XZ剖面上,多呈不对 称褶皱形态。 3、在XY剖面上,多呈长条 状、舌状展布,表面有拉伸 线理。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变质作用和流体作用

…… 此处隐藏157字 ……

3、流体的存在可以增加孔隙压力,降低有效应力,从而促 进剪切带的不断成核和扩展。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的确定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错开或偏转的标志层

构造地质学第15章 韧性剪切带

面理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