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礼仪教案

时间:2022-11-20 20:59:56 作者:壹号 字数:17465字

国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绝大多数人承认并不懂国学,也不能给国学一个定义,似乎印象中的国学就是四书五经。

国学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仅仅就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呢?百度百科中对国学的解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 等。“国学其实是一个国家学术文化的简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一切学问的简称。国学不仅为中国独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有。”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郑千山 认为,所谓中国国学,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的简称,涵盖了神州大地三江五岳的人文与生活经验。 学国学不可急功近利

在国学热的同时,随之兴起的还有各种教育基地、讲座、交流会以及不同版本的国学教材。不少家长急于求成,欲让孩子在几岁之前读完多少经典国学, 并选择最难的经典让孩子朗诵,以此开发孩子的智力。对此,有网友说,“国学热”可喜,但是对国学的盲目狂热却是绝对不可取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也有不 少,国学一定要学,但不能跟风。

很多家长都看重国学对自己孩子品格的教育,但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往往从实用主义出发,把上国学班等同于上音乐、舞蹈特长培训班了。也有个别家长抱着与人攀比的心态,看到别人的孩子都上国学班了,自己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能落后。其实,这远远不够。亲子教育专家陈禾教授认为,国学是人生修养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需要随着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慢慢体会其中的意义,这就意味着:国学教育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父母在送孩子去读国学经典后,自己也应当好好体会经典的意思。在这里我们不一定要求孩子全懂,而重在培养兴趣,重在阅读名著过程本身,通过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国学素养。

第一课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3、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物:《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 4、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本学期的国学课,我们主要以《弟子规》为载体,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经典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二、《弟子规》简介

1、《弟子规》是一部怎样的经典著作?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它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阐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它是一部启蒙养正,净化人们心灵的著作。古代人将它作为儿童的启蒙必读书之一。

《弟子规》是一部值得细细咀嚼的经典著作,从今天起,让我们一同与古人对话,一同回望那段尘封已久的美好岁月。 三、导入

播放《跪羊图》视频。学生静静地沉浸在“善”的音乐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四、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孝是我们的立身之根本。那么,我们现在就请出《弟子规》,朗读《入则孝》部分,感受孝的博大魅力。 2、经典讲解: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呼唤应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回应。 父母有事交待要立刻去做,不可推拖敷衍或偷懒卸责。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恭敬的聆听。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顺从接受,不可顶嘴强辩,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3、播放中华弟子规动画片第一集 4、真实演练

情境一:假如你在看电视,妈妈让你下楼吃饭,你的表现如何?

明确: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拖拖拉拉的现象,甚至对父母不理睬,回答“干嘛、做什么、很烦耶”这些字眼,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但这样非常不礼貌,相信许许多多的同学都碰到过。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向前说:“妈妈(爸爸),请问您有什么事?”当父母亲交代完后要说:“是的,我马上去做。不可以拖拉或偷懒。事情做完后再问一次:“请问还有事吗?” 五、引导发问:

(1)想一想从出生到现在是谁一直在关心你、照顾你? (2)说说看,现在我们年纪还小,要如何做才能报答父母? (3)回去想想看,父母都为你们做了那些免费的事呢? 2.给小朋友的话:

…… 此处隐藏3202字 ……

提问:同学们,你们上小学时都是自己走在前面,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在后面帮你们背书包吗?

引导:要学会独立,不能过于依赖父母,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他人。 (2)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长辈在叫人的时候,我们要立刻去替长辈找人。如果长辈要找的人不在,就要先到长辈面前,问问看有什么事情,自己能否帮忙处理。有时候,当父母亲要找哥哥姐姐做事,但哥哥姐姐不在的时候,这时我们要代替哥哥姐姐去帮忙,不要觉得这不关我的事情。

背景介绍:古时候的房子都很大,很多亲戚会住在一起,所以当有客人来要找人的时候,没有办法直接到你们家的房子里,所以就需要招呼客人,帮长辈找人。

提问:如果今天有长辈来,你们刚好在在看电视,就在座位上大喊:“妈,有人来了!”这样的行为在你们身上有上演过吗?

引导:对长辈怀有恭敬心是非常重要的。 四、观看动画片 五、、总结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如何与长辈兄长相处,如何规范日常生活中的坐立行走,是一门大的学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在饮食、坐走、叫人等方面所要遵从的礼仪规范,希望同学们对照着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为一名贤能之人。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