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法

时间:2022-11-20 20:46:32 作者:壹号 字数:4278字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 一 、社会研究的概述 1、社会研究的含义

研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指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活动。它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来看,也没有程度的要求。

社会研究: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研究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同时,这种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社会现象: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现象的总和。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世界都可以视为社会。具体而言,社会对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科学的认识:就是发现真实。也就是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本质及其规律。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关于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就是要发现这种现象独有的特征是什么?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就是要发现影响特定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所以,科学的认识就是要回答特定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还包括怎么做?) 2、 社会研究的物化成果:

社会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是科学的认识等等。尽管形式不一,但是社会研究的成果都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理论。这种科学知识或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 具体而言,这种认识或者社会理论有以下特点: 第一,理论来自实践、并需经过实践的检验;

第二,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定,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 第三,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3 、社会研究的特征

目的性、经验性(即社会研究要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之上)、理论性、社会性 4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

(1)、社会研究的主体: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

组织扮演的角色有: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研究项目的委托者、研究项目的承担者、研究的资助者; 个人扮演的角色有:组织者、研究者、技术人员、一般调查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不同的层次。

(2)、社会研究的对象:特指研究所针对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它社会单位(可以把它看作是社会现象的载体;

要注意与分析单位区别;分析单位特指资料收集的对象)。 分析单位:社会研究过程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单位。

分析单位收集到的资料只能分析和推论到该层次的情况,如果混淆了分析层次,则可能导致“以偏概全”或“简单还

原”

以偏概全:是指从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得到的资料去简单推集结到高层次社会单位的情况。 简单还原: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得到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到其中每个成员。

…… 此处隐藏0字 ……

(3)、社会研究的内容:指社会研究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现状调

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层次。 (4)、社会研究方法

类别概念: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结构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集合概念: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区别:类别概念可以用全部或多数成员的特征去推论整个类别群体的特征,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就是总体大于部分之

和,不能用其分子的情况推集结集合体的情况。 5、 社会研究的目的

探索未知的事物、验证不确定的知识、扩展已有知识 6、 社会研究的意义 理论和应用两方面

7 、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事实判断:指对社会事实客观情况的判断;

价值判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客观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