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15 05:05:19 作者:天下 字数:37998字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匆匆》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1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描述一个事物,说它“是世界上最多的,又是最少的;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不被人重视的,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了它什么也做不成。”你知道他描述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纷纷写出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咱们今天就先来欣赏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吧。看老师写课题。大家注意“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掉了。没有这一点是什么字呢?

生:勿。

师:能组个词吗?

生:勿庸置疑、请勿吐痰、请勿踩草„„

师:注意加上了这一笔点,它就变成了“匆”,你们瞧,咱们汉字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呀。好,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匆匆。

师:平舌音读准了。读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很自然地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生1:读到这两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一大早,大人们急匆匆地赶着上班,我们学生拿着早点赶着上学的情景。

生2: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们急急忙忙赶车的画面。

生3:我看到是妈妈傍晚赶着买菜、做饭时的样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们阅读时,不管是一段话还是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都能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这样读书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刚才大家想到的是人们急急忙忙,行色匆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时间的匆匆跃然纸上的呢?咱们来打开书,认真地读课文。

点评:在课堂上注重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读书方法和阅读习惯的指导,在教学中找到契机就渗透,学生的习惯也就日积月累的形成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这一遍读课文,要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如果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有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生读课文,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辅导、评价。)

师:大家预习时读了课文,现在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感受想说说了,但我觉得读得还不够,我们还得用心去与作者对话,咱们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懂了的地方快一点读过,不懂的地方再多琢磨琢磨。

生再读文章,思考。

师:现在咱们可以谈一谈了。课文讲了些什么呢?

生:课文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要珍惜时间。(教师板书:珍惜时间)

师:文章说时间过得很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从“一去不复返”这个词知道的。(教师板书:一去不复返)

师:咱们在熟读课文后,文章内容就显现出来了。内容清楚了,那咱们还要读书吗?你觉得该做些什么?

生1:我们还要抓住重点词句来读书。

生2:我们还要深入地理解课文。

生3:我们还要去品读,去体会朱自清先生的思想感情。

师:那我们现在就细细地去品味语言,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尽管提出来吧!

生1:作者是真的不知道时间在哪里吗?

生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

生3:作者为什么说“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生4:作者写“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朱自清先生写了那么多文章,怎么还说“赤裸裸的回去罢”呢?

点评:整体感知,质疑问难,在我们的常规课上是一定要做的事,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即使是在公开课上同样扎扎实实。

三、再读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呢?”那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品读。看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能不能迎刃而解。(出示CAI)

“头涔涔”“泪潸潸”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句话呢?

生:一想到时间的流逝就头痛脑胀,流汗,流泪不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为时间的流逝着急到流汗,流泪的地步,至于吗?同学们,要真正读懂这一句话中蕴涵着的感情,仅就这一句孤立地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要联系上下文,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感受,去与作者,与文章对话,你才能真正读懂作者为什么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头涔涔”“泪潸潸”了。

…… 此处隐藏9689字 ……

★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实录5篇

★ 《落日》课堂教学实录

★ 部编版《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咕咚》名师教学课堂实录5篇

★ 《父亲和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我与地坛》课堂教学实录

★ 《边城》公开课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