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商学院》的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0 01:34:34 作者:壹号 字数:29528字

《历史是个商学院》的读后感10篇

  《历史是个商学院》是一本由张晓刚 (Ed Zhang)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392图书,本书定价:38.80元,页数:2012-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一):机场各大专柜有受

  很好奇的一本书,名字噱头取得足。似乎作者是有多年经商经验的人来“老生常谈”,外加上一代“生意人”在大时代背景下来不及去思考造成严重的心里匮乏急于想填充一点“通识”,所以有可能这本书会出现在各大机场的书店内哈哈哈。

  《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二):值得一读,历史从来没有眼泪

  很多时候,和人讨论起如今的商业环境,说实话生意没有大到一定程度的话,还是很少能和政治挂上钩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时间里还算是公平的,即便需要人脉,也是各凭本事来做事的。所以成王败寇也没有可以非议的。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就是感觉作者本身应该也是在商场中人。读起来还算是酣畅淋漓。

  《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三):文史参半

  确实满篇都是诗词,雕绘满眼,作为史学类书籍很不合适,而且往往还没什么关联。但作者的诗词素养确实挺高的啦,这点表示佩服。

  喜欢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当中很多观点很足以让人留意的,我就是在图书馆里随便翻翻就手不释卷了。

  我是物理学专业的,所交往的也都是传统专业的居多,能很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思想很守旧,不愿意也不懂得打破自己的知识,这让我非常反感。这本书许多观点,用商学、管理学来解读历史,挺让人耳目一新的。

  《历史是个商学院》读后感(四):树木与森林孰重

  历史是一个大筐,什么东西都想往里面装的话只能造成华而不实。

  对于此书,买之前有种期待:中国二千年的悠久历史足以消熔一切附会之说,没有入木三分的深刻只能让读者雾里看花,读无所剩。作者既然选择在历史与商学院之间作桥接,两者如何结合关系我到对书的评价。

  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些人用一个说法,似乎观点总在变化,那是因为他抓住每件事的主要矛盾,忽略其他次要因素(适合于事后分析,因为已知道次要因素不会影响到结局的变化);有些人用一套说法“大标准下包含小标准,要求面面俱到),用框架来从头到尾来分析,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病是泛泛而谈,容易“见了森林丢了树木”,找不到通向成功的核心要素。影响所有事物的因素是复杂的,但同类事件的影响因素却可以为人所控制。在高水平的人来看,上述两种做法其实一个样,关键在于“手中无剑,心中有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框架来提示自己全面关注,同时不困于此,而是在分析过程中不断检验框架的合理性,是否有所补充或者新发现。平时我们接受的是别人给我们的最终观点,而忽视背后的”分析—综合“过程(反复在脑子推演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这才是书的价值所在),导致无法以历为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新的问题无从下手,甚至在短时间被迫决策时作出错误行为。

…… 此处隐藏6967字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CEO诺曼·奥古斯丁(Norman Augustine)的一段话:我永远都要争取成功。我对成功的定义就是把一种对世界的贡献……以及从事这种工作的一种幸福感结合起来。你必须从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里获得愉快。如果不能,你的感觉就不会好。第二呢,你还得有一种贡献感,那就是自己从事的工作也是一种贡献,一种值得付出努力的东西……如果没有幸福感也没有贡献感,那很可能你的工作就没什么意义了。

  通俗经济学上的支持,比如“自由球员”(Free Agent)理论和相关的交易成本理论。它们相信人的理性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所谓“自由球员”本来是职业棒球联盟中有条件和任何球队签约的球员,哪支球队出钱最多,他们就与它签约。然而并非世界上所有人都是追求同样物质利益的人。越是人才的人,往往还越看淡物质。

  选雇主也是选命运:荀子四个弟子的人生歧路

  ote: 李斯 韩非 张仓 浮丘伯

  官僚主义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组织学上一个经典悖论,西方人称为“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即每一个行政体制都是依照人们的日常业绩表现来实施奖惩、决定升迁的。但遵循这个逻辑,就一定会把在一个层次上表现最优者提升到这个人未必胜任,甚至性质根本不同且远远超出其知识、能力水平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岗位上。依次类推,所有岗位上的表现最优者都会被提升到他们不可能做出最有表现,甚至不胜任的更高层次上,最终败坏整个组织的效率。

  现代人推崇的面对公司政治的一种态度,那就是“让你的行动作你的政治”(Let your action be your politics)。

  实际操作的层面,战场杀戮与市场拼搏是大不相同的两件事:战争的落脚点是消灭对手。企业竞争则主要是自强。市场经济生生不息,永远有竞争对手存在;发现机会,顺应潮流,组建联盟,规避风险才是正途。战争一旦打响,出生入死,瞬息之间,因而不顾手段,不计成本。但企业竞争,却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这样——不顾手段,即受制裁;不计成本,即会亏本。因涉及主权,战争有严格的敌我界限,不用叛将,不用二臣。但企业竞争,由开放型产权所决定,更讲究不计前嫌,因人适用(这一点有些古代战争反倒做得不错)。

  会看一件事,才会办一件事。人的一切成功来源于理性的应用。对企业家、经理人来说,学习的目的,是获得思想上的自主,而思想上的自主,将落实到实践上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应该是事业上义无反顾的抉择,战略上驭势而行的果决,以及应付日常工作时所表现出的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