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申请书

时间:2022-11-20 16:02:07 作者:壹号 字数:28280字

第一篇:选修课申请书

篇一:选修课申请

关于申报2014年秋季公共选修课程的 通知

学院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开发更多有特色、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现向全院征集公共选修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设置

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分为: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 c.社会与文化 d.自我与人生 e.经济与管理思维 f.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g.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 h.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 i.社交礼仪与就业指导 j.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八大范畴,具体介绍见附件。

二、申报程序

1、由申请本人填写《公共选修课程申报表》、经所在教研室审核同意后,由系主任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后提出初审意见,报教务处审批;行政管理和教辅单位的兼课教师由本人填写《公共选修课程申报表》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可以直接报教务处审批。

2、教务处于2014年9月12日前根据课程介绍和开课条件,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开设的课程和教师进行审核,提出复审意见并报主管院长审批,批准后下达教学任务,公布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信息,并组织学生选修。

3、原已批准正在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如果计划下学期继续开设,也须按申报要求重新申报。若不重新申报,视为自动终止开课。

三、教材使用

1、公共选修课原则上可以不给学生提供教材。确需提供教材由任课教师进行推荐,在申报选修课时一并将教材信息报教务处审核确定,并纳入学院教材购买计划。不经审核批准,任课教师等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学生发售教材。

2、提倡任课教师使用自编的未经出版的校本教材或资料。获准印刷的少量学习资料,须按学院有关规定由教务处统一印制。

四、开设形式

1、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以课程形式开设; 30学时(4-18周),周学时为2, 2学分。

2、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7-8节,或其余时间,具体等候通知。由教务处负责编排课表、安排教室,由任课教师本人打印学生名单。

五、开课要求

1、开课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能较好地完成系(院、部)交给的教学任务。系统的讲授过一门(含)以上课程,学生评教得分都在良好(含)以上。

3、对申报的课程或内容有较深的研究,或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果或造诣,且能多年连续开设。一名教师当学期只能申报和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程,若连续两学期选课人数没有达到开课标准(选修人数不够35人),予以停开。

4、所有公共选修课程及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社会性和实用性。原则上不再提倡申报和只讲授书本理论知识的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可以以这些课程为基础,申报和讲授与这些课程有关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社会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如《唐诗宋词欣赏》、《明清文学欣赏》、《文学与人生》、《数学与文化》、《生活中的数学》、《体育欣赏》、《新形式下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等能够增长学生社会知识、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有关课程和内容。。

六、教学要求

1、所有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打破书本内容的编排体例、规律和内容顺序,讲授的内容要精炼实用,不能唯书本,只讲授课本知识。要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社会经验以及自己研究或擅长的专业和领域进行讲授,要广泛涉猎社会知识、社会经验,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积累、基本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培养,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基本生活技能、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

2、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细节或事情的详细经过应当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去掌握。

3、课堂组织是教师讲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重视课堂组织,既要严格学生上课纪律,加强考勤,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不能只管自己讲授,也不能不管学生听与不听;既要讲究讲课的艺术、方法和手段,也要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课堂教学,最终共同达到开设选修课和学生学习的目的。

七、教学管理

…… 此处隐藏5903字 ……

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对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深入研究必修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中学数学教材看,函数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管在代数中,解析几何中,利用函数性质解题的机会特别多;同时各种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换的思想在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课程对于函数的学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方面。

1、对于函数的教学,我主要突出函数图形的地位.不管是用解析式、列表法还是图像法去刻画一个具体函数时,我们都要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图 形.只有把握住图形才能把握住一个函数的整体情况,这样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运用几何思想、把握图形的能力,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函数的应用问题,特别是思考函数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应用,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这样既知道了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就是知道了函数的价值,反过来会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真正树立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3、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函数体现的是两个量之间的运动变化关系,多媒体的使用使函数的变化关系更加形象直观.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图像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和良好的交互环境,利用这些优势,可以在求函数值、做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运用计算器还可以解决大量的计算问题,从而将更多精力关注到函数的变化上,而计算机的交互环境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要求学生亲自利用信息技术发现规律,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将会进一步理解函数甚至数学的本质.

4.除了在函数方面的学习,在期中考试后我也抽出了两节课给学生播放了数学史和数学家的一些相关内容,学生反响非常不错。在数学史方面,学生的知识是非常匮乏的,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也能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然,这门课程的开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难度设置上更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很难跟上,其次这门课程的学生参与度比较小,基本是教师讲授,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以上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在下次开设选修课时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