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信阳毛尖说明文(5篇)

时间:2022-11-20 14:26:56 作者:壹号 字数:30277字

第一篇:介绍信阳毛尖说明文

介绍信阳毛尖说明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私人通信。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信阳毛尖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的信阳毛尖,产于南到大别山北坡的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天瀑等地。

关于信阳毛尖,有这么一个传说。它开始种植在鸡公山上,叫“口唇茶”。这种茶沏上开水后,从升起的雾气中会出现九个仙女,一个接一个飘飘飞去,品尝起来,满口清香,浑身舒畅,能够医治疾病。这种口唇茶原是九天仙女种的,她们怎么会来到人间茶呢?这事还得从鸡公山谈起。先前,鸡公山没有名字。有一年,山上害虫成灾,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神鸡,把害虫叨个一干二净,住了下来。它天天报晓,啼叫一声,响遍天下,因此人们就给这座山起名鸡公山。各种害虫再不敢在这里逞凶了,鸡公山上从此草绿树旺,鸟语花香,成了人间仙境。

信阳毛尖的采摘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清明节过后采摘,茶汛便开始了。

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清明节”过后开始采摘,“谷雨”前普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也叫做“头茶”,开采的头两天,数量很少,称之为“跑山尖”,多在“谷雨”前采制也称为“雨前毛尖”。

把细嫩的嫩叶芽均整,炒制一公斤的`信阳毛尖需十万多芽头,接着开始炒,渐渐地,你会问道一种香气扑鼻的味道,这时茶叶不焦、不断,可香气扑鼻了。

夕阳西下,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取一套茶具,倒上刚刚烧开的温开水,分别放一小撮信阳毛尖,轻轻抿上一口,可真是爽啊,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那种香气也会传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信阳毛尖以它的香、味,取得了上万人的爱戴,这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可真不愧是十大名茶之一。

第二篇:信阳毛尖教案设计

信阳毛尖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

2、了解信阳是最古老的的茶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

3、了解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4、掌握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的形成。

2、掌握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

三、教学准备:信阳毛尖芽叶、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

奖章图片 、信阳茶园分布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师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信阳也盛产茶。板书:信阳毛尖(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二、信阳毛尖茶的发展。

1、唐朝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归淮南茶区。

2、宋代茶叶的制作工艺在唐朝更为精湛,饮茶器具叶更讲究。苏东坡“淮南茶、信阳第一”

3、明朝禁止饼茶生产,茶叶加工开始有了揉条的工序,制茶由蒸青变为炒青,茶的品种也多样化了。

4、清朝茶叶向更高层次发展。

5、解放后,茶产业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茶叶已成为信阳市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是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

四、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种植、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

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板书:我爱家乡茶

五、 了解信阳毛尖殊荣连冠,誉满海内外。(播放配乐录音,静静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 交流学生搜集到的与茶相关的诗句、词句。

七、布置作业。

1、说明“信阳毛尖”名字的来历?

2、说明信阳毛尖茶的发展史?

3、信阳毛尖获得过哪些荣誉?

第三篇:信阳毛尖商业计划书

信阳毛尖商业计划书

学号:

…… 此处隐藏7186字 ……

现在茶艺师用茶匙将茶叶拨入杯中,茶用量大约3克。投茶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一一投入,信阳毛尖讲究滋味香醇浓厚,入乡随俗的说法就是:粗茶细喝,细茶粗喝。

湿润毛尖露芳容

初泡采用回旋注水法。向杯中注入水少许,浸润茶芽。信阳人喝茶讲究头道水,二道茶。为了清洁卫生,要把第一道茶倒掉,此又称洗茶。信阳毛尖深受品茶者的喜爱,称之为:鸦雀嘴,板栗香,绿豆汤。

回青沏茶表敬意

茶艺师提起随手泡将水注入杯内,上下提拉水柱,反复三次,雅称“凤凰三点头”,寓意对客人的三次鞠躬。提壶高冲的同时,可使您观赏到新绿的茶芽翩翩起舞。

观色、闻香、细品茗

请您先看,汤色——青绿明亮,再闻——香气馥郁清高,最后品——滋味鲜醇回甘

携新绿一杯,宾客共赏。识得此中滋味,觅得天上清凉!谢谢大家,我们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