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名人名言

时间:2022-11-20 15:56:52 作者:壹号 字数:22193字

篇一:五下品德与社会(三单元—4)(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备课

篇二: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试题(一) 2014.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

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下列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森严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将血缘纽带和政治紧密结合

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

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

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开始挑战中央的权威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拥有不受中央节制的财政权D.可以任意调动军队

3、“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

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

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有些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C.社会中奴隶数量远多于自由民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在选区中选出

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

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

C.保护未成年人D.保护私有财产

6.著名史学家王觉非说:“在当时英国政治、社会力量的结构之下,不论是主张君主专制

者或主张议会主权者,都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经暴力而经过妥协来解决上述的基

本矛盾,是唯一可能的道路”。以下属于这一“道路”在英国的延续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C.1832年议会改革D.查理一世被处决

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

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8.美国国会参众两院2013年1月4日举行联席会议,计算去年11月总统大选的选举人

票,正式宣布总统奥巴马获得连任。虽然2012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日当天人们已经得知

大选结果:奥巴马共赢得332票,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获得206票。不过按照宪法,

总统大选的选举人票要经过国会正式点算和确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只对国会负责 B.美国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

C.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D.美国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

9.19世纪中叶中国有这样一段民谣:“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

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背景

A.鸦片战争 B.天京变乱 C.黄海大战 D.八国联军侵华

10.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后,他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

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

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据此判断,你认为此书应为

A.《南京条约》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革命军》

…… 此处隐藏4537字 ……

吴光浩(1907—1929)原名光浩,化名陈新,王家河蔡吴湾人,中共党员。

1925年,吴光浩赴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次年被派往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当连长,随军北伐,参加了攻打。获胜桥战斗。吴因攻武昌城有功,升任营长。八七会议后,吴受湖北省北省委派遣,到黄麻地区参加组织黄麻起义。担任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11月初。黄麻特委成立,吴任特委委员。黄麻起义总指挥部成立后,吴任副总指挥。11月13日夜,吴率部攻进黄安城,活捉了国名党县长,几万农民军涌进县城,黄麻起义一举成功,黄麻县农民政府成立后,吴就任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12月5日夜,国民党第十二军教导师向黄安县突袭,起义军与敌激战,退敌多次进攻,但因寡不敌众,黄安县城被击陷。吴率部突出重围,转驻黄安七里坪以北地区和黄陂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1月,按省委指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任军长。此后三个月,吴率部转战陂、冈、罗、安、麻,昼伏夜动,声东击西,远袭近止,绕南进北,镇压作恶分子,反击土豪恶绅,消除反动名团,开辟了以柴山宝为中心的根据地。同年下半年, 根据上级指示,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吴任军长兼师长。

1929年4月,鄂东北特委成立,吴任特委军事委员。为帮助组织商南起义,特委派吴前往指挥。吴途径罗田藤家堡时,遭反动民团突袭,壮烈牺牲。其光辉事迹永载史册,英明千古留芳,精神振奋后人。

吴光荣烈士生平简介

吴光荣(1901-1928)系王家河镇蔡吴湾人,中共党员,中共黄陂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者。吴光荣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并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21年寒假,吴光荣与唐际盛‘王电生、乐景钟等人,在家乡三合店青云小学公开成立乡村改进社,初期社员20多人,分布于全县各地。唐际盛、吴光荣先后担任社委员长,并在改进社向社员进

行思想教育,发展党员。1926年北伐军节节胜利,9月间省委派吴光荣和王电生等人正式成立中共黄陂县支部书记。因吴光荣工作出色,同年省委任吴光荣为中共黄陂县委书记,组织县委会。1927年4月,黄陂县成立土豪劣绅委员会,主席周念行,共产党组织派吴光荣参加领导。“四一二”政变后,黄陂县农民协会于“五一”国际劳动节举行打倒蒋介石的大会和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农民达3万多人,大会由吴光荣主持,1928年吴光荣被派往汉口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同年被捕受尽酷刑,他坚贞不屈,最后在汉口英勇牺牲。

吴光荣同志为革命的献身精神堪称典范,深为后人崇敬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