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鲁滨逊漂流记》高分读后感

时间:2022-11-11 10:15:12 作者:天下 字数:12804字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那如何写一篇读后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二《鲁滨逊漂流记》高分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鲁滨逊漂流记》高分读后感1

在这个快乐的寒假里,书成了我最友好的伙伴,它给了我太多的知识与力量。当我灰心丧气时,是书,告诉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与朋友惜别时,是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怀着对书的爱,用心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深有体会。

这本书主要写了鲁滨逊为了自己的航海梦想不顾他人劝告,放弃了平静安逸的生活,如愿开始了自己的航海事业,后来不幸流落孤岛,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惊人的创造力,历经了二十八年的千辛万苦,由最初的绝望到后来充满信心与希望,终于离开了孤岛,回到离别已久的家乡!

书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有忠心耿耿的星期五,有知恩图报的老船长,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有勇有谋的鲁滨逊。这位勇敢的青少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顽强,努力地创造一切生存的机会,在岛上度过了漫长的二十八年时光。他在岛上一无所有,但他靠自己那双灵巧的双手,动脑思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千倍万倍的努力,成就了一番岛上佳业。他建起了自己的羊圈,麦田,城堡,别墅;他驯化了野生动物,赶走了野人,平息了反派……他为人善良,知恩图报,他不顾生命危险救了野人星期五和他的父亲。

我被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所震惊。二十八年来,鲁滨逊把仅有的一点食物种进泥土,使它们用之不尽,源源不断;二十八年来,当有人要被吃掉时,面对那么多野人,鲁滨逊奋不顾身,勇敢无畏;二十八年来,他就地取材,用大自然的材料制造出许多生活的必需品,不断弥补生活中的不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完美无缺!

他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和他比起来我真是太弱小了!他有一颗执着的心,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有一颗坚强的心,从绝望到自信,不断努力,在岛上安居乐业;他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他人遇难自己也有说不出的苦恼,正是这样,才有了那么多拥护他感谢他的人。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着很多困难险阻,也有许多磨难与坎坷会阻挡自己的脚步,使自己不能前进,鲁滨逊让我明白人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勇敢的面对,要保持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和厄运,我也要向鲁滨逊学习,做一个真心英雄!

高二《鲁滨逊漂流记》高分读后感2

书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翅膀。经过老师的推荐和同学们的极力称赞,我带着很大的期望翻开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果然感觉到了作者别出心裁的写法并有了意外的收获。

《鲁滨逊漂流记》记叙了鲁滨孙在海上遇难后,克服了重重困难,顽强的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事情。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聪明能干,机智坚强,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

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笔下,主人公鲁滨孙的经历可谓是历经坎坷。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很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有一次鲁滨孙乘船前往南美洲的途中,他们的大船被风暴打沉,他独自一人侥幸逃生,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表现出“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依靠自己的野外生存经验:在有水、有树荫、能防野兽,盖起简陋的住所,解决了生存的重要条件——居所等。他也多次试图制造木船逃离孤岛,却一直没有成功。独自生活多年之后,他在岛上救下了一个将要被杀的野人——星期五。在他流落荒岛的第二十八年,他发现一艘船上发生了叛乱,水手们绑架了船长。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他们和船长一起返回了英国。

在原著中,有很多扣人心弦的语句,这些语句并不是他英勇救下野人“星期五”,而是他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不自暴自弃、顽强拼搏的精神。如:

…… 此处隐藏1602字 ……

《鲁宾逊漂流记》让我知道:等到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高二《鲁滨逊漂流记》高分读后感5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世界名著。它采用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将自己遭遇海难,历千辛万苦在无人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成为大富翁回家的经过。精彩纷呈的故事、逼真自然的细节让人如身临其境,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阅读并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打造鲁滨孙这个出神入化人物的人就是英国作家笛福。

笛福原名丹尼尔·笛福,英国重要小说家。他五十九岁开始小说创作,第一篇作品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并大获成功。鲁滨孙的原型是一个英国人,他因得罪船长被放逐到荒岛上,历时两年才被过往船只救出,其人并没什么作为。事情被报道后,笛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素材,用他那如椽大笔细致刻画了鲁滨孙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人类文学史上留下了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写作时的状态。每次写作文,同学们就一片哀叹之声。有人抓头挠耳、眉头紧皱,有人咬着笔杆、冥思苦想,有人左顾右盼、无计可施,更常见的是“摸”出作文选“摘录”……耳边“没话写啊,没事可记啊!”络绎不绝。其实这都跟我们平常不重视积累素材有关。古人有句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只一味沉湎于应付考试,当然会觉得无事可记,乏善可陈。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这段话来自福楼拜对莫泊桑的写作指导。细细咀嚼这段话,你会发现素材来源于生活,来自于身边,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素材就无处不在,无穷无尽。

语文老师常说:“语文既生活。”前几天早上刚刚下了一场急雨,好多同学没有准备,都遭了雨。在雨中,有人脚步匆匆,恨不得多生两只脚;有人一边疾跑,一边回头招呼同伴;有人将手上的书本顶在头上,另一只手掩住额头……好一幅雨中图!

看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和感悟人生的心境。这也是我读《鲁滨逊漂流记》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