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咨询工作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20 01:16:41 作者:壹号 字数:50261字

第一篇:浅谈心理咨询工作心得体会

浅谈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体会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运用心理学的原来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就是为罪犯扭曲的心灵架设一条通往和谐多彩世界的平安桥梁。

案例:罪犯王某,男,39岁,初中文化,河南省遂平县人,农民,姊妹三个(一个妹妹、一个弟弟),2002年1月因故意杀人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现余刑2年8个月。自我描述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保护伞。弟弟和妹妹一直很听我的话,自己一直在关心、照顾他们两个,兄妹关系很好。2014年8月开始近一个多月来因妹妹离婚造成心情烦躁,悔恨,失落,压抑,胸闷,打不起精神,干活没劲儿,入睡困难,易醒,食欲下降,不愿与人交往,很想发火。综合分析所搜集的临床资料,该求助者的症状为一般性心理问题。我们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改变改犯的不良情绪。该疗法的理论核心为ABC理论,即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产生的信念,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但合理情绪疗法却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是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按照ABC理论分别记录相应的诱发事件(A)(妹妹离婚);事件发生后自己的情绪困扰和不适的行为(C)(心烦意乱、情绪低落);以及自己当时对事件的看法(B)(妹妹怎么会离婚等)。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即改变了改犯的不良情绪又确保了监区的安全稳定。本人就近几年工作谈一点认识。

一、充分认识心理咨询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

(1)、释放情绪,缓解冲突。罪犯投改以后,无论是家庭关系的变动,还是自身改造上的进步与失败以及其它监内事件的发生,都会引起罪犯情绪的变化,或激动、或抑郁。因此,罪犯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调节罪犯的情绪,教给罪犯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于求询罪犯乃至整个罪犯群体,应该通过广泛的心理卫生教育,使罪犯习得自我合理释放情绪的方法,以缓解内心的冲突。

(2)、改变认知,消除障碍。个案咨询的实践表明,罪犯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属于消极心理(如嫉妒、敌对、自卑、焦虑等)的层次,很少有发展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就消极心理本身而言,绝大多数都是由一些现实问题引起,通过罪犯自身的不正确认识而得以内化,最终通过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表现出来,如躯体上的不适感、情绪上的低糜消沉或亢奋、行为上的冲动或懒散等。因此,要消除罪犯的不良心理状态乃至是心理障碍,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罪犯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动罪犯自我改造的积极性,改变罪犯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消除罪犯的消极心理、反社会心理、心理障碍等问题。

(3)、破除旧我,重塑新我。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不仅在于解决来访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来访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良好状态,罪犯心理咨询也不例外。作为在行为上、认知上、情感上乃至人格上存在缺陷的群体,心理咨询工作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消除他们在监禁环境下产生的异常心理,更重要的还在于破除其旧有的行为模式、认知结构、情感趋向及人格结构,帮助他们重塑顺应社会需要的、积极向上的新我。因此,罪犯心理咨询工作要着眼于罪犯心理潜能的开发,帮助罪犯破除旧我,树立自信,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之目的。

…… 此处隐藏12411字 ……

心理咨询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对心理咨询的学习,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使我了解到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人际的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含义,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想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学到了很多教育学的方法,也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心态,与他人如何沟通、如何相处的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想办法解决。并且使我学会了一些咨询技巧:会倾听,会肯定,学会借别人的嘴巴说话,空椅子技术等等。真的让我耳目一新, 通过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 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还有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平时没有受到什么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最后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的学生甚至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教师的重要课题,它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四、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有我们的热情是不够的。通过这次学习,给我的启示就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校领导要重视,要在人力物力方面加大投入,虽然有些学校有这方面的材料和计划,那只不过是应付检查。各任课教师在各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教育,优化学校、班级文化心理环境,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今后我要以这次学习为契机,我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工作之中,让学校、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让学校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指导和行为训练,进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从而更加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一课程越是学习,我越是感觉自己对很多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同时我也希望这样的学习能够坚持进行下去,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水平。

当然,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自己的心理就要是健康阳光的,不然如何去进行心理辅导。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去带动学生。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今后我只有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如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我这里感受到阳光和温馨。对我以及心理咨询才会更信任,更接受。

勺米小学:程 平 2013年6月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