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写法

时间:2022-11-19 23:52:28 作者:壹号 字数:23142字

第一篇:观后感写法

观后感的格式

格式和写法

观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观看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观后感》,也可以用《观×××有感》。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注意事项:

1、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观后感的关键。

写感受前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2、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观后感的重要内容。

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3、要处理好“观”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要亲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观”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观后感中既要写“观”,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

观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观”,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观”。

4、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5、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观”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6、要选择材料。

观是写的基础,只有观看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

7,写观后感应以所观看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

8,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观后感范文:《2012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电影。在车里,我特别紧张,因为电影题目叫《2012》。

到了电影院,碰巧遇上了陈彦歌,她请我吃糖葫芦。

电影开始了,这时,山蹦地裂,吓了我一身冷汗。接着火山爆发,情节更紧张了。最后,大海啸淹没了整个地球,都把世界最高峰也淹没了,陈彦歌吓得躲进她爸爸的怀里。有三艘中国制造的大船将世界最有钱、最有权、最聪明的人,还有一些动物、植物载到安全的地方,重新开始建设家园。

看完电影,我想,地球变成这样都是人们污染环境而造成的,所以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作个环保小卫士。

《观功夫熊猫有感》

今天下午我们小记者班的同学一起观看《功夫熊猫》。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熊猫。主要讲这只熊猫通过自己的信心,浣熊师傅的信任,勤劳、刻苦的练习功夫,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最终练出一身好功夫打败了太郎。影片赞扬了这只熊猫相信自我,不轻易放弃,勤劳刻苦的奋斗精神。

…… 此处隐藏4460字 ……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以上说的是读后感,如果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思想上受到触动,也要写篇感想,那就是观后感了。观后感的写法和读后感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于丹感恩讲座》观后感

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题讲座,感触很深。

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让每一个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要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仁”。仁就是要学会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要充满爱心,和善待人。《三字经》里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爱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孩子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会做人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啰嗦,有时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不情愿,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内疚,爸爸妈妈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还不知道感恩,总惹他们生气,伤心,太不应该了。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我错了,我以后要听你们的话,好好孝敬你们,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做一个优秀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