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稿和十四

时间:2022-11-19 20:04:15 作者:壹号文库 字数:123849字

第一篇:年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及“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稿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合编

0 2020 年 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 及 “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 稿和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合编

人民银行“十三五”规划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工作思路 范文稿

“十三五”期间工作情况及“十四五”期间工作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 XX 县支行“十三五”期间,XX 县人民银行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行的正解指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金融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总体工作情况

截止 2020 年 6 月末,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 9 家,较 2015 年末新增 3 家;全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60.53 亿元,比 2015 年末增加 17.48 亿元,年均增速 7.0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57.32 亿元,比 2015 年末增加 34.4 亿元,年均增速 20.48%,存贷款余额均实现较快增长。

1、落实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发挥基层央行职能作用。“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基层货币政策快速传导作用,形成金融业和地方经济的横向沟通机制。通过货币政策的日常传导,把握地方经济金融运行状

态,瞄准 XX 县经济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了金融的供给适应性,及时引导各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确保辖内经济金融良性发展。

2 、贯彻扶贫工作精神,金融扶贫精准发力。“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根据中央及上级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 XX 实际及时传达贯彻上级行的扶贫信贷政策,要求各行积极支持农村扶贫工作,开展贫困户调查及相关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 6.75 亿元,并积极认真做好扶贫再贷款后续监测及核查工作。在扶贫再贷款的推动下,XX 县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了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下岗再就业贷款、烟农贷款、光伏贷等多种金融扶贫信贷产品,精准对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农户生产生活。主要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经济组织从事春备耕生产、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等,用于贫困户建房、购房等消费资金需要。

3 、贯彻绿色金融理念,绿色融资初显成效。“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本着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的宗旨,督促辖内法人金融机构积极与 XX 县以及各乡镇企业及农户发生业务往来,大力服务 XX 县农户及可持续发展中小微企业。“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累计向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 1.9 亿元。截止至 2020 年 6 月底,辖内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 21.29 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 37.14%,其中,生态旅游贷款 9.46 亿元,低碳工业贷款 6.58 亿元,有机农业贷款 3.44 亿元,乡村振兴贷款 1.66 亿元。XX 县绿色产业融资总量在全县社会融资总量占比接近 40%,绿色信贷余额占全县各项贷款余额的 34%,辖

内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涉及环境、安全等重大风险企业的贷款余额为零,对于“两高一剩”行业坚决实行退出机制,有效的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4 、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为了改善 XX 县乡村金融服务环境,支持 XX 县乡村振兴发展,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关于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制定了《XX 县乡村信用户创评实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整体思路,推进 XX 县乡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切实发挥信用信息服务乡村经济主体融资功能。通过 XX 县乡村信用户创建、评选活动,切实提升 XX 县乡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信用档案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促进乡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用 3 年左右时间完成对 XX 县乡村特色、主导产业经济主体的信用创评工作,在全县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信优获利、信劣失财”的良好社会风气,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 此处隐藏35438字 ……

做大做强信贷规模一是围绕县域重点项目抓投放,切实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全面服务县域储备项目,着力发挥中长期贷款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二是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围绕普惠金融抓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坚持回归本源、回归县域,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要降低对抵押物的过渡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的比重。。三是持续推广使用小微客户融资平台,全面落实贷款市场报价(LPR)传导机制,推动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2 、着力“金融创新”工程,激发全县金融活力。一是激发“链条效应”,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紧紧依托 XXXX 禀赋优势,继续加大对全县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支持,打造旅游产业链、毛竹产业链、面包产业链、白茶产业链等产业集群。二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创新企业信贷产品。认真落实银企对接协议,引领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既“锦上添花”,更“雪中送炭”。三是引导全县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优势、结合 XX 发展的实情,切实做好细分市场、错位发展工作,深入挖掘金融市场潜力。四是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农业”战略,加快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积极探索适合我县旅游发展的信贷模式,全力支持打造旅游品牌。继续做大景点经营权质押贷款、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

3 、推进“依法行政”工程,切实加强金融管理。一是深入推进生态价值产品实现建设,继续开展好金融知识普法宣传工作。二是强化宏观

审慎监管新要求,突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切实维护好县域金融稳定。三是督促金融机构及时做好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上报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大与县委县政府、经贸委、金融办和工商、税务等部门协调沟通,多层次多角度的把握金融风险动向,做到早预防、妥解决。

4 、实施“金融普惠”工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在“金融宣传”上做文章。改进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认真贯彻落实利民惠民便民支民政策。二是继续在“金融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创新人民币反假工作机制。三是继续在“一行一品”上出成效。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充分激发全县金融活力,助推 XX 科学发展。四是继续强化县域优势项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馈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5 、打造“信用 XX ”工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以企业、农村、社区和区域四大信用工程创建为重点,持续开展信用乡(镇)评比、授信工作,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协助各家银行快速有效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切实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三是构建“银司合作”机制,实现金融维权资源整合利用、纠纷联合调处、消费权益得以维护的目标。四是以培植孵化信用载体,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推动 XX 县农业产业化。

6 、打造“稳定 XX ”工程,全力防范金融风险。一是全力防范银行风险。压紧压实银行保险机构风险防控和案件治理的主体责任,继续加大案件防控力度,加强对重点机构、重点风险和重点业务的现场督查。

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和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认真总结攻坚战经验,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及时补上监管漏洞。二是着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认真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配备必要的金融监管力量,加大金融监管专业知识培训力度,提升金融监管业务水平,全面做好金融监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