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19 17:50:05 作者:壹号文库 字数:27073字

乡镇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xxxx年工作总结

  xxxx年,xx镇党委政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和“效能提升年”活动,统筹谋划,求真务实,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实现工农业总产值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x元,同比增长xx.x%;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x.x亿元;镇财政可支配收入xxxx万元;单位GDP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达到市定要求。

  一、持续推动三次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农业发展总体平稳。xxxx年农业现价增加值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x%。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镇流转土地xxx亩,继续推进以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畅想园农业休闲园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海北圩水产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和乌鳢精品园;引进市外投资xxx多万元建设畅想园。积极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工作。二是合作社和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海北圩日本鳖生产基地加快接轨沪杭市场,组织参加省农展会,提升xx水产知名度。三是服务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做好全镇晚稻技术指导工作,完成机械化插秧xxxx亩。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培训两创实用人才xxx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xx名。四是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泵站、水闸x座,河道疏浚xx公里,建设护岸xx公里。加大了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动物防疫任务,认真落实防汛防旱防台工作。

  (二)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xxxx年工业现价增加值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x.xx亿元,同比增长xx.x%。抓规模企业培育,xxxx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x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x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xx家、产值达到xx.x亿元。抓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全镇共申报市级科技项目xx项,申报专利xx项,xx有限公司与x工业大学共同建立联合研究基地。抓招商引资,通过“以企引企”、企业增资扩容、组织参会参展等形式开展招商活动,全年实到市外内资x.xx亿元。抓平台建设,完成运x工业区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工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xxx万元。

  (三)服务业发展较快增长。xxxx年服务业现价增加值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x%。根据xx及周边产业特色,进一步加大轻纺布艺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加强了xx轻纺原料市场管理;实施了x湾轻纺城建设。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重点推进新天地房产、旺角商务楼项目建设,镇西路和光明路商贸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全年新增x家限上服务业企业。

  (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力实施欧华制衣、x湾轻纺城等xx个项目,深入实施领导联系项目、部门服务项目制度,强化责任分解,落实工作措施,注重项目管理和督查,每月召开项目推进工作例会,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全镇xx个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开工率xx%,xx个项目竣工投产,其中列入市级的x个重点项目开工率xxx%,全年完成投资x.xx亿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 此处隐藏4341字 ……

  (三)全力推进社会发展,切实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积极引进各类科技人才,提升科技水平。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继续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启动镇中心幼儿园迁建工程,完成中心学校教学楼和操场改造,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新居民子女教育政策,积极搞好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全面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创建省体育强镇,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开展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筹备市菊花奖汇演节目,精心组织农民篮球赛和全镇运动会等活动。完成村邮站建设,努力形成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做好复查准备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继续加强食品、药品卫生安全监管,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全面深化计生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控计划外生育。做好拥军优属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统战工作,切实加强土地管理、财政税务、会计统计、文书档案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继续加大劳动力技能素质培训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科技和文化素养。强化欠薪防范和处置,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参保率。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民政救济、慈善救助和社会救助相结合,完善大病救助机制,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改善各类困难弱势群体的生活。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重点分析经常性上访、热点上访原因,上下联动,力争把矛盾化解在镇和村。广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落实年”活动,进一步完善综治、司法、信访联动工作机制,落实“警调、诉调、检调、访调”对接制度,促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落实,推动和谐xx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化政务、村务公开,保障群众民主权利。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认真做好舆情分析、市长电话承办等工作,回应群众关切,做好澄清事实、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工作。积极探索新居民服务管理新途径,积极回应流动人口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需求,完善外来人口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社会闲散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社会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四)合力提高党建水平,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把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作为紧迫任务,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理论中心组、镇村党校等阵地,教育广大党员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创先争优转化为内在要求、自觉追求,把典型效应放大为群体效应、社会效应,不断激发全镇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奋发有为的朝气、锐意进取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勇气。要全面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与转型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素质能力,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统筹力和创新力。

  2.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做好人才工作,全方位创新人才开发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政策保障等工作机制,加快形成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对科学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进百村住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开展“四联四强”走访服务活动,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切实增强镇机关干部服务群众意识,切实为村(社区)排忧,为企业和群众解难。按照“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要求,围绕“强效能、重执行、促发展”主题,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突出抓好督促检查和工作落实等重点环节,倡导真抓实干、雷厉风行、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实现行政提速、服务增效。

  1.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破城乡区域界限,集约利用党建资源,统筹党员教育方式,努力探索城乡党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要不断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站优势,理顺党员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区域共管,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两新”组织中全面推行“红色管理”。要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依托远程教育、基层党校等阵地,统筹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快实施村级经济“壮大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在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核心作用。深化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党建网络管理平台,落实党代表工作室制度,发展和壮大各类党员志愿者队伍。加强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不断提升党的群众工作水平。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完善制度、严肃纪律为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顾全大局的意识、真抓实干的作风、廉洁奉公的本色,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健全政风行风监督体系,建立重点工作效能督查机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和创建活动,发扬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化“一把手”阳光权力行动,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