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局最新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19 16:06:39 作者:壹号文库 字数:11012字

行政审批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xxxx年,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及新区系列会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数字赋能、着力创新驱动,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和夯实数字城市“硬科技”两个工作重心,顺利推进各项工作。

  一、工作总结

  行政审批局坚持以“一引领”“一主线”“一核心”“一张网”“一盘棋”“一条龙”“一公里”的“x个x”为准绳,把方向、聚合力、夯根基、放红利。

  (一)聚焦“一引领”,瞄固改革定力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成立局党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活动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方案,统筹推进庆祝建党100周年相关活动。期间,发放《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确保党员干部学党史、懂党史、用党史。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是丰富线上宣传。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网络理政暖人心”主题调研活动,并依托蓉城政事“民声回音壁”栏目,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天府发布”联合推出网络理政专栏,聚焦公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回应民生需求,解决基层难题。同时,利用“天府政务”微信公众号,通过绘制漫画、编制图文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史故事、学习活动,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党建宣传格局。

  (二)抓准“一核心”,把准改革方向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谋划。出台新区营商环境x.x政策,围绕七大维度,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制定改革举措,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改革内生动力。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细化营商环境建设路径。二是坚持创新思维引领。创新谋划营商环境外宣工作,在《中国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在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上凭借融合服务“e窗通”改革案例,入选xxxx优质投资环境城市典型案例,入编《xxxx绿色影响力案例汇编》。同时,“xxxx区推广集群注册工作——无场地也可办企业”案例,荣获xxxx第十一届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成果发布研讨会“智慧监管典范”奖。

  (三)织密“一张网”,夯实改革根基

  一是建强天府大脑。加快建设数据治理平台、综合枢纽平台、智慧物联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打造“天府大脑”智慧中枢。初步部署智慧物联平台;全面完成人工智能平台异构计算能力、AI算法引擎子系统、AI数据安全模块等核心模块建设和上线部署,为数字城市各应用场景AI算法调用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构建数字场景。推进智慧应急、智慧防汛、智慧政务、智慧楼宇等应用场景的实施。在xx月xx日举办的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世界区决赛中,成功助力x市荣获xxxx年度“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为x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展现了新区担当、新区作为。

  (四)下活“一盘棋”,汇聚改革合力

…… 此处隐藏529字 ……

  (一)聚焦“三个探索”,融合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探索深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加强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的汇聚、管理和应用,推进新区党政机关签发的证件、执(牌)照、证明文件、鉴定报告等电子化,大幅提高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应用广度;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平台,建立新区电子证照系统和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推进企业“无纸化开户”应用场景试点,推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探索建设新区营商环境中介服务中心。全面梳理事项办理要素、精简办事程序和要件、编制公布事项清单,专职人员提供咨询、代办等“一条龙”服务,提高业务办理的精准化、专业化、便捷化水平,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打造更为优质的服务体验。探索建设智慧政务服务。打造统一客服、统一入口、统一平台,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能力。并以智慧政务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e窗”和“一网”全面融合的“e+x”智慧政务服务场景,延伸“一业一证”“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等改革触角。

  (二)瞄准“三个提升”,不断释放营商磁场效应

  提升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质效。以“营商环境集成改革年”为总体定位,以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创新为主线,顶层精研、对标先进,推出新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举措,并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以专项提升为突破口,补齐短板,开展专项辅导和特色指标打造工作。提升“异地同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与x两江新区、成德眉资区域政务合作,构建“统一标准办一件事”的政务服务系统,开通线上线下服务专线,推进“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两地通办、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通数据壁垒,加强两地市场主体、医疗、教育等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着力构建数据资源一体化大数据生态。提升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效。加大事项下沉力度,完善基层政务服务帮代办制度,试点开展社区“全岗通”改革,支撑基层推进窗口人员由“一专一岗”向“多能全岗”转变。扎实开展“三项改革”,全面提升“一窗受理”标准化水平,让新区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扎根基层、普惠于民。

  (三)狠抓“三个强化”,积极锻造智慧发展引擎

  强化数据资源管理实效。以数字城市运营为着力点,加强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强化对各单位的数据归集。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应用共享制度,着力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推动重点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为各智慧场景提供标准化的数据资源,提升数字场景应用建设实效。强化数字城市转段升级。按照“安全、实用、开放”原则,推动已成熟应用进入实战演练。推动各部门充分运用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加强智慧场景实战运用,补齐城市管理的弱点短板,全面推进新区数字城市全管能管。强化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掌握新区政务信息化建设整体情况,推动政务信息化项目在数字城市整体框架下有机融合,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一业一证一贷”模块,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用科技赋能,解决“一业一证一贷”系统建设技术堵点,提升集成化服务效能,降低企业准营成本。

  (四)聚力“三个创新”,精心淬炼政务服务品牌

  创新政务公开管理体系。动态监测各单位政务公开状况,及时预警风险、督促整改、提炼创新,提升公开快速反映水平。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审查、申请等机制,加强工作规范,强化部门联动,全力打造透明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创新“三勘合一”勘查体系。推进审批勘查标准化,对勘查事项的法律依据、流程、标准等要素进行规范成册,推动勘查模式由制度管理型向标准导向型转变,加强部门联动,优化勘查流程,探索形成健全的联合勘查工作机制。创新网络理政互动体系。全力做好网络理政两个品牌创新打造。以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为导向,立足“接诉即办”,谋求“未诉先办”,积极做好“公诉民评”“民诉公评”等品牌创新及活动开展。全面争取网络理政智能化智慧化升级。充分借助天府大脑、数字新区建设契机,建好网络理政数据库,为新区网络理政智能化、城市治理智慧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做好铺垫。(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