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金融工作中心最新半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规划

时间:2022-11-19 14:02:17 作者:[db:作者] 字数:10588字

区金融工作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

  xx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金融工作局的指导支持下,区金融工作中心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履行职责使命,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进融资工作开展。今年预计完成各类方式融资xx.xx亿元。在证券市场融资方面,通过发行公司债、收费收益权(ABS)等共实现证券市场融资xx.xx亿元。在其他融资方面,采取流贷、融资租赁等其他方式融资xx.xx亿元。在“x行动”企业上市培育方面,积极与区市场监管局及投资商务局对接,收集汇总注册地在我区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xxx多家信息,联合专业券商机构开展后备企业筛选。开展企业上市“登门行”活动、送“上市”支持政策、送证券金融服务、开展上市宣传及培育等服务活动xx次。积极推荐填报x家企业进入x省后备上市企业管理系统,已筛选上报x家x市上市后备企业。

  (二)推进金融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扎实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广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组织邮储银行等x家经办银行开展集中宣讲,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知晓率;联合经办银行全面开展摸排,做到能贷尽贷。今年累计入户宣传xx个街道xxx村xxxx户;召开工作推进专题会x次;开展全区贷款意愿摸排x次,累计走访贫困户xxx户。目前新增扶贫小额信贷x户xx万元。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风险防控,严格杜绝扶贫小额信贷逾期及信贷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现象。二是大力推动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转化运用。在x市农户评级系统中,批量导入农户档案xx.xx万份,占已评级户数xxx%。结合评级结果,已发放农户贷款xxxx户x.xx亿元,其中信用贷款xxxx户x.x亿元,有效提升信用等级评价和授信工作效能。三是加大金融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与国家开发银行x省分行等x家金融机构分别签署了《x市xx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取得xx亿元的授信额度,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创新涉农金融产品,辖区金融机构推出了“农家乐贷”“草莓贷”“再就业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xx余笔、xxxx余万元,有力支持了草莓种植、设施蔬菜、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涉农融资对接服务,常态化开展“送金融服务下乡活动”,累计解决涉农融资需求xx户xxxx.x万元。今年来,xx区累计新增涉农贷款x.xx亿元。

  (三)推动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此处隐藏1363字 ……

  (一)继续推进融资及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继续开展公司债发行等相关融资工作,支持全域治水、新建学校、污泥处理厂项目等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与专业券商签订协议,按照企业上市相关标准开展上市后备企业调研、走访、筛选、培训、培育等工作。落实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管理及奖励支持等相关政策。联合各相关部门、街道及专业券商机构,按照企业股改情况、法人治理情况、科创属性、生产经营情况、资产负债及财务管理等情况,建立完善我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二)继续推进金融扶贫、农村金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一是持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持续深入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多途径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宣传活动,确保政策宣传到街道、到村组、到已脱贫户及边缘户,努力提高已脱贫户及边缘户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认知度,进一步支持xx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发展产业,切实满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稳定脱贫。

  二是认真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工作。坚持服务“三农”宗旨,树立普惠金融理念,着力打造“机关主导、基层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农户、信用村的创建,加强诚信管理力度。转变传统信贷理念,加大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依托“整村授信”、“信用村”服务体系,缩短审核时间,推动业务模式转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三是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银企沟通,健全信息交流机制,完善银政企对接合作协调机制,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融资对接服务,现场协调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大放贷力度,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三)积极维护金融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一是加强对辖区金融领域的风险排查,联动市场监管、公安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金融风险预警摸排工作力度,及时通过有关部门将非法金融活动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加强对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持续开展各类交易场所风险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化解、PxP网络借贷机构整治等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加强系统性和常态化宣传,充分发挥省级监测预警平台作用。二是加强地方五类机构监管服务。按照省、市监管政策,积极履行对辖区五类机构的审批或监管职能;强化地方金融监管系统运用,规范五类机构运营情况统计、信息报送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机制;结合xx区目前融资担保行业空白现状,积极引入西投保等优质资源,创新合作方式,为区域经济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建立主要为辖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区域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 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