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返乡创业案例

时间:2022-07-15 05:11:29 作者:天下 字数:12749字

毕业季就是就业季,如今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会选择创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大学生创业资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创业优劣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较强,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成功,充满生命活力,有创业的激情和梦想。

(2)大学生想通过创业展示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才能,为社会和自己创造财富。

(3)当代大学生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创业潜能,他们往往在人际交往、协调沟通、想象空间、运动空间、团队合作、组织管理、敢想敢干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才华和活力,在非智力因素和创业心理素质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二、大学生创业的劣势

(1)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很多大学生都是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前提下,才会去考虑创业。

(2)当代地方高校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缺乏客观的评价,在心理上对创业的难度准备不足,很多学生都带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总是希望自己能通过创业快速发财,缺乏长期创业心理准备,对在创业过程种要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预计不足。

(3)地方高校有不少大学生形成了个体学习的智障,成为创业行动的绊脚石。

(4)不少地方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怕苦怕累。怕竞争,不愿从基层干起,在做人做事方面欠缺等方面。害怕失败,怕出差错。怕丢脸,死要面子,对自己缺乏自信,低估自己。不敢接受挑战,不敢尝试冒险。总担心自己不行;缺乏敏感度,事事漠不关心。不善观察和思考。

大学生返乡创业案例

“孔雀西北飞”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张鹏下定了返乡创业的决心。

“最初,我想回到张掖市前进村做一名新农人的决定,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支持,连孩子都反对。”张鹏说,国家需要人才来发展农业,所以他决定回家乡。他是个喜欢自我挑战的人,他大伯曾是村书记,投资做乡镇企业结果失败了,尝试利用创新思维的方式带动家乡发展。

第三届农博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850万,在乡创业创新人员达3100万。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农创客。

从一线城市回到家乡,带着满腔热血的张鹏在回乡创业的路上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返乡创业最大的阻碍是和村民思维上的差异,小到村民法理与法规的普及工作,大到村子的环境治理,旅游项目用地的拆迁,我都很难和村民的意见达成一致。”他说,极少走出乡村的农民有自己种地经验,很难改变这种固有思维,让他们接受现代科学种植的方法就更难。

一晃数年,张鹏所在的前进村发生蜕变。如今,前进村获得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国家级示范性基地)的管理经营权,作为张掖国家绿洲农业示范园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的张鹏,利用园区现有的1.2万平米智能化温室和3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带领专家及农民研究、培育温室高端功能性水果、蔬菜等高经济价值新品种,将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打造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农业。这个位于黄土高原上的贫瘠山村,逐渐焕发生机。

返乡三年的“农创客”张鹏,用紧密来形容他和村民的关系。“我现在更能知道村民在想什么,说话办事也更能贴近他们的需求,村民也觉得我更接地气了。”

心系父母,海归创业

接地气的不止张鹏,80后的海归农场主饶胜男同样如此。

2013年,远在莫斯科担任旅游贸易公司市场经理的饶胜男,因年迈的父母无力经营家庭农场,回乡帮助父母打理田地。“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差别巨大,新品种、新技术不断出现,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办好农场,但父母在体力和脑力上,很难规范经营农场。”回国后的饶胜男主管农场经营,父母负责种养。他通过积累客户,规划农田,改善设施,优化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后,饶胜男将农场改名为“淘果园”家庭农场,并以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线,走出“互联网+农场+旅游”的休闲观光农业之路。

随着全国大学生支农的兴起和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投入到了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现在,城乡之间人才、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越来越活跃。不仅本土大学生返乡多了,很多海归也到乡村去寻找创业机会。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现在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 此处隐藏1320字 ……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正是法国高等教育难以出产创业者的主要原因。“拥有创业者土壤的综合院校在创业课程上有着明显的缺陷:仅在经济系设有相关创业课程,其他系科很少会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创业教育的专科学院精英们又因为毕业就能找到优渥的工作而不愿接受创业的风险。分配不均正是法国创业教育的悲哀之处。”

德国:创业只是兴趣

“德国大学毕业生缺乏创业精神!”德国《焦点》周刊近日援引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公布的报告称,去年德国仅不到76万人选择自己开公司,只有2001年最高峰时期150万人的一半。尤其是大学生在毕业3年内创业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五。“这与德国大学创业教育不普及有关。”

同英法等国一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一些大学就引入创业教育。德国洪堡大学创业教育和研究学者埃森辛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高校在创业硬件方面并不落后。比如,洪堡大学设有高新技术创业理念培训、莱比锡大学有创业中心帮助学生将创意变成创业。“不过,大部分学校仍把创业教育看作是一门少数学生的兴趣课,而不是必修课。甚至经济类学生也没有进行创业培训。”

德国大学很少培养学生冒险、自信等创业家的气质,相反,对技能教育的重视却是全球领先。德国从中学开始,就普遍进行“双元制教育”,以便为“德国制造”培养技术人才,培养一名“好员工”。《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德国奔驰、西门子等众多巨头都参与“双元制教育”。这样,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一毕业可以进行“无缝工作”。对此,德国《明镜》周刊曾指出,德国拥有数千家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及化学生物制造商,这是德国擅长的产业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无法培养出下一个谷歌、Facebook等科技创业企业的主要原因。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姜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德国大学生根本不用担忧找工作的问题,自然没有创业的外部压力。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若德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旦走弱,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就会变高。

“不重视创业教育是许多国家的问题。”埃森辛克认为,德国应该让创业教育进入校园,尤其是经济类、技术等专业。有不少欧洲媒体也与埃森辛克观点相同,在他们看来,就创业教育进入校园的层面上看,中国高校已走在欧洲的前面。对此,姜峰坦言,“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创业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追求就业和创业能力增强,希望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直接就业或者创业。中国这些年的创业教育,从制度、经费、办学条件等方便都有提升。大学生的创业也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各高校也都积极参与,融入到日常的教育课程中。这些都是中国创业教育的积极面,但是不是比欧洲做得好,还需要从更多方面来分析。”

★ 团员述职报告2020最新精选5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