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创业故事分享

时间:2022-07-15 05:10:07 作者:天下 字数:24141字

创业故事,既是讲述创业者的经历,也是告诉大家创业当中的技巧,经验和点子,让后来者学习和借鉴,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结合或者借鉴达到创业目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越南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机遇前勇创业 一位广西青年在越南的创业故事

而立之年的陈勇,已是在越南打拼了十几年的“老江湖”,有过日进斗金的辉煌,倾家荡产的窘迫,离乡背井的心酸,也有力战群雄的胜利喜悦。苦辣酸甜的创业史,给陈勇积攒了人生的丰富经历,也为想闯荡东盟的人积攒了宝贵经验。

嗅到商机 白手起家创业

1994年,作为一名越语翻译,19岁的陈勇开始频繁前往越南。几年后,当他随南宁一家广告公司到越南开拓市场时,诱人的商机令他怦然心动。

当时国内广告喷绘才30多元/平方米,越南当地因为一台彩色喷绘机都没有,喷绘价平均30多美元/平方米,最高达到了120美元/平方米,是中国的数十倍。昂贵的价格,只有可口可乐、三星手机等大品牌才敢涉足。于是,越南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画师,专为公司画广告牌,每平方米才5美元。

越南经济高速发展,广告业靠画师画广告并非长久之计。陈勇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发现,在河内,只有3家中国的广告公司分享着广告喷绘这块巨大的蛋糕,他坐不住了。2001年,他召集广告公司里几位志同道合的骨干,在河内另起炉灶开起了自己的广告制作公司,开始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艰苦打拼。

语言的优势,加上数年来在越南建立的人脉,陈勇很快接到了生意。

“第一单生意是三星手机的机场广告牌,200多平方米。”时隔多年,陈勇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公司掘到的第一桶金。当时彩色喷绘机只有进口货,一台价格达300多万元,这对于陈勇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于是,他从越南接活,回南宁加工。广告的电脑图片有几百兆,发不了邮件,必须刻在光盘上运到南宁。为赶时间,陈勇坐车带着光盘、小样、成品往返于河内南宁。这单广告,他赚了1万多元。

从此,陈勇成了河内到南宁大巴上的常客,有时一个星期得跑两三趟。后来,公司在凭祥请了人,专门负责从两国的大巴上接货出入关,做中转。

遭遇“内贼” 钱财洗劫一空

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从河内接活到南宁加工已经行不通了,陈勇便将南宁的房产做抵押,租了一台国产的喷绘机到越南,准备大干一场。不想噩运正向他悄悄袭来。

在越南,成立单纯的外国贸易公司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很多外国公司选择以越南人的名义成立公司的方式来操作,这时越南人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初涉商海的陈勇也跟着走了这步险棋,当初公司便是以一名相识多年的越南员工的名义建立的。公司的财务、采购全是这名员工的亲戚,他们悄悄地转移财产,把陈勇架空了。当价值40万元的喷绘机及一批10万元的写真机运到越南时,报关的手续也全用的是这名越南员工的名义。可是,货物一到越南,这名员工便翻脸,把货全侵吞了。

陈勇不仅在越南辛苦打拼的血汗钱打了水漂,还背上了一堆债务,南宁的房子也面临着易主的危险。

良好口碑 成就事业顶峰

沉入事业低谷的陈勇并没有消沉,开始研究越南的法规,想方设法把损失降到最小。后来,他承担责任、不服输的劲头在越南广告界树起了好的口碑,还结下了不少患难之交。

当时,中国有不少厂家开始生产喷绘机,价格仅是国外的1/10。一次,一位越南客户想购买喷绘机,让陈勇帮牵线搭桥。他联系到温州一个厂家,没想到一台机器,让他赚了六七万元。

2003年,这笔钱成了他新公司的启动资金。他也迅速转行,由广告制作转为经销广告设备及耗材。通过一番努力,他成为了国内多家喷绘机、写真机厂家在越南的总代理,不久便在西贡和海防建了分公司。2004~2006年,公司生意处于顶峰状态,最多一年卖了100多台喷绘机,几乎是日进斗金。

公司红火的生意,也让越南商人看到了致富的捷径。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进货,一夜之间,冒出了十几家公司出售和陈勇公司同品牌的喷绘机,并利用本地人的关系网,以便宜几千元、甚至一二万元的价格抢生意。

…… 此处隐藏5141字 ……

一些工业设备则很贵,因为越南本国不生产,很多需要进口。比如钢铁材料、工业设备、管道等,不过这些都是一次性消费。其他方面,比如工业原料,越南就比国内便宜很多,酒精、煤炭、水等,也比国内便宜;而且环保评级越南的规定也很少,很多生产光电产品的企业,排污导致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不过,越南适合生产企业发展,不适合高科技企业,因为越南的科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弱。另外,在越南搞建设或者开工厂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做贸易也会很受限制。所以未来我们可能会把营销中心搬到香港去。

越南的北部和南部商业环境差别很大。南越是比较开放的特区的感觉,北越则国企、公家单位观念比较深。越南政府对南越的政策放得比较开,这样做确实能带动整个越南的经济。而我们选择河内(属于北越),一大好处就是比较安全,因为是首都,治安好,控制得不错。

越南的政策不太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很多领域民营企业不敢介入;同时,越南也没有纯外资的企业,外资进入越南必须与当地企业合资。另外,越南的税收政策表面上看税率定得很高,但是他们却很难收到税,其税源主要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常常通过做假账或者给税务一些好处蒙混过关。

在越南做生意,要应付很多不同部门的官员。过节的时候各个部门都要“礼到”,否则他们就会来找茬。我们一个朋友的家人在越南工商部门当领导,很多事情她也帮不上忙,就提醒我们说如果哪个单位要找茬,都会提前发公文,如果没有公文可以不接待。后来我们就跟人家要公文,现在遇到的骚扰就少多了。

这次反华游行让我们很被动,很多国内的客户和我们终止了合同,他们变得很谨慎。我觉得中资企业受到的最大冲击不在资本层面,而是市场。因为越南产品的主市场是大陆、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东盟国家,未来越南制造或将很难进入这些市场。

越南创业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