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蹉跎经典读后感10篇

时间:2022-11-20 02:11:15 作者:壹号 字数:17317字

十年蹉跎经典读后感10篇

  《十年蹉跎》是一本由姜洪军著作,科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年蹉跎》读后感(一):专注,才能追求卓越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要讲微软这十年来的蹉跎,感觉是以《创新者的窘境》为基调的。我感觉我得滚回去读一下这本书再滚回来看十年蹉跎可能效果会好一点。

  不过我觉得说微软这十年是蹉跎的也不太准确。它的核心业务一直稳健发展。Window仍是PC的主流操作系统,书中提及的松动王朝基石的linux也并未撼动其地位。office系列软件也是市场主流。

  而在搜索迷局中未能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趋向、未拼成的音乐版图、在社交沙场中屡败屡战又屡败,又蹉跎于智能手机市场,并不能算是微软的失败。正所谓样样通,样样松,能够专注于一个点追求卓越已经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了。

  样样松也应该是IE、微软在线没落的一个原因。当年网景浏览器崛起之时,微软靠对内的铁血政策、对外巧取豪夺,攻占了浏览器的天下。但自IE6以后,便一直停滞,才会被火狐、chrome等后起之秀轻松超越;微软在线也没有获得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和投入,所以无法跟facebook、twitter抗衡。

  微软的蹉跎毋宁说是因为它什么领域都要插一手,精力分得太散,以至于它无法追求卓越,使它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互联网世界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乔布斯则始终追求的是用户体验,而不是像微软那样,别人做什么它就马上跟上。

  这也给中国的山寨之王——腾讯提供了一个前车之鉴:你可以什么都做,但更要抬头看路,别邯郸学步,丢了自己的老本。

  也并不是说盖茨没有远见。平板电脑的概念就是盖茨提出来的,只是当时市场并没有达到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所说的临界点,并不成熟。最后反而成为了ipad的嫁衣。

  盖茨的远见如此地平摊在这么多东西上面,无怪乎微软在后PC时代会处于落后的地步。还是让我们期待一下window8在平板世界的表现吧。

  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教训,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你别想同时做好很多事情,这反而会降低你的预见力。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专注,才能追求卓越。

  《十年蹉跎》读后感(二):敬而远之的世界

  《十年蹉跎——微软王朝危机》应该算是一本同类书籍里最好的但喜欢走走题的书,应该有很多读者和我一样,对于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相爱相杀其实并没有多少兴趣,作为一群极其“古板”的人,苹果和安卓操作系统我们完全不知为何物,去量贩型大超市看到他们的销售门店穷极无聊就算读广告也不愿意走进去看一看,当人手一台爱疯的时候我们仍然在用老式手机,即便要换新的,对不住,触摸屏也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尽管我们的收入不低也没有大支出,仅仅因为我们对“享受”生活有不同的定义,我们还深深的畏惧被变成“自由的奴隶”。

  其实,从这本书中,我深感兴趣的东西是小人物如何经过拼搏终于从庞大但是看起来“已成定局”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前段时间在大陆闹的沸沸扬扬的“谷歌退出”事件,谷歌的诞生原来是被当成一场笑话来看的,几个年轻人向世界最初的诞生宣言不过是在一块白色的床单上用不同颜色的尤其刷出GOOGLE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并在下面排上一排黑色的小字“下一代搜索引擎”。当时对街看到的“挨踢”街资深人士只给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评价。未曾想,在他们以为既定结局的市场中谷歌不断的做大做强,成为翘楚,而他们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于杨致远的雅虎按年支付的搜索技术服务费,等盖茨想要并购时才发现代价甚高。

…… 此处隐藏2902字 ……

  微软从婴儿期的时候,有盖茨的激情手段。有当时的时代元素,特有燃点。社会急需要一种创新力,来打破常规化的交流平台。微软由此来看,绝对的先驱者。而在成长过程里,微软不断的吸收各种营养,多数都是外涉营养。很少进行母体吸允,微软是个奶水不足的孩子,吃百家饭长大。而且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断的争取别人口中的食物,微软觉得,这就是最初的竞争压力,生存环境压力。

  作为要活下去的人,就需要一种活下去的力量来支撑,微软不断的抢食争食,开始学会用手段,来一点点搜罗想要的实体。微软用社会经验和所学的本事,压制对方,完成妥协和让步。微软不断的武装自己,丰富自我的内涵价值。

  随着社会展示体的转变,微软遇到了瓶颈,从创新性的团队,过渡成为鲨鱼式的猎奇。无需创新,只要不断的猎杀对手,填饱自己的胃口,就可以活下去。而今来看,微软显然在臃肿的体态下,逐渐远离猎杀的能力,它老了,有点养尊处优的惬意。

  空前的挑战,盖茨老了,开发团队早已分崩瓦解,提升微软价值,落到新一代软件人的身上,而盖茨身上的特殊元素,并没有流淌进微软的血液里。微软在吸纳和吞噬中,患上了一种占有病,开始用商业化模式,调整软件研发的不足,用市场业绩,完成生存的调剂。甚是可笑的态度变形,一个搞软件的龙头企业,居然开始玩商业战略,没有考虑产品本身的前景和蓝图,而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差异,盖茨退下,或许也有黯然的感叹,微软病的不轻。

  多年的苦心经营,换来的是玩墙角,别人的衣服好看,强硬的理论一番,多少钱,出个价,上手就给扒下来。不管合不合身,喜欢就要毫不留情的夺取。微软寻找的嵌入式价值,带动了微软的强悍。长期保持一种更新的状态,以大鳄的口吻,约束着业界的神经。鲍尔默的经营模式,更有商业味道,价值体系得到巩固和完善。但微软不过是整个商业体系中,一个运作的手段,不具有实体效用。“微软”利益环节上的名词而已。鲍尔默看中业绩。微软成为印钞机和点钞机。即使没有过硬的软件产品、软件升级。

  微软依然老态龙钟,稳坐钓鱼台。跺下脚都会颤一颤。软件不是饱和性的产品,需要不断更新和添加,才能丰富其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软件行业没有捷径可走,厚重殷实的微软核心,不过是拼装的集成杂碎,满足多元性能的操作模式。时下,微软除非重新找到下一个盖茨,拯救微软的生命,但现在来看,已经不可能。

  后起之秀的软件Linux、Google、火狐、Facebook都是如数家珍的最前沿、先锋软件。硬件的IBM、Apple、Kinde也在分羹着微软的蛋糕。微软四面楚歌的景象,很像当年那些被撂倒的对手,从他们的身上,微软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盖茨老了,他应该歇歇了,鲍尔默太功利了,也该放弃了。微软如果可以延伸windows系统的研发,或是另起炉灶,产生新的操作系统。抵御或击败,各方的攻击策略,会更有实力和效力。现在需要做的,尽快完善内部的漏洞补救,以及软件研发,枯竭停顿,产生的螺旋空洞。从自身的内部找病因,可以除去病根,可以更加合理的吸收阳光的辐射与光照。

  人为刀俎,吾为鱼肉。微软以前用这个信条来称雄,现在也是如此。只不过鱼肉变了微软自己。顺嘴说一句,Google将称雄业界,看好Google。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