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室内外协同覆盖解决方案200906完整版

时间:2022-11-20 15:40:27 作者:壹号 字数:11138字

3G室内外覆盖

室内外协同覆盖,打造无线宽带精品网络

——3G室内外覆盖解决方案

3G室内外覆盖

3G室内外协同覆盖特性 室内外协同覆盖关键点 多RRU单小区技术在室内外协同覆盖中的应用

3G室内外覆盖

室内数据业务是提升3G运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欧洲移动市场收入统计(十亿美元)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6 2008Source: NTT DoCoMo statistics

移动终端使用场景分类

Total ARPU

Voice ARPU

Data ARPU

来源: Yankee Group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NTT DoCoMo从04 年开始加大了室内覆盖 建设的力度,截止到 2006年,室内基站数占 总基站数的23%,而且 比例还在不断扩大

根据DoCoMo统计表明,3G室内业务使用量高达

70%,而且多数是富有3G特色的新业务 数据业务能促进用户ARPU值的提高,弥补语音

ARPU值的下滑 数据业务成为移动运营商开展差异化业务,提高

ARPU值的关键驱动力

室内基站建设比例

3G室内外覆盖

室内覆盖对网络质量非常重要孤岛效应(顶部)

乒乓效应(中部)

网络繁忙(大型商场、展 览中心)

盲区、弱信号区(电梯、 地下室) 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

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

输衰耗,形成了室内区域移动信号弱区甚至盲区; 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

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 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信号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

现“乒乓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3G室内外覆盖

完善的室内覆盖是构建精品3G网络的关键

2G时代以话音业务为主,采

2G 时代

用单一化的广覆盖策略,更多的 是解决话音覆盖与容量的问题

3G的高频率带来了更高的空间损耗,过大的穿透

损耗使得室外宏峰窝基站不能在室内提供充分可靠

3G 时代

的无线覆盖 更多的业务发生在室内,包括语音和数据业务,

完善室内覆盖有利于提高网络容量

从覆盖及容量两个维度来考虑,完善的室内覆盖必将是3G网络建设的关键所在5

3G室内外覆盖

3G室内外协同覆盖特性分析

离散分布

信号干扰和泄漏共室内分布系统 话务分担

平滑过渡

室内、室外一张网,共同分担全网的覆盖和容量

共2G室内覆盖系统,快速建设3G室内覆盖系统

3G室内外覆盖

3G室内覆盖考虑因素现场施工条件

室内信号质量

布线条件

环境干扰

取电条件美观条件

用户感受(终端耗电)

建设及运维成本

设备成本与数量 省电降耗能力

扩容风险和难易度

网络成熟期改造 平滑扩容能力

3G室内外覆盖

3G室内外协同覆盖特性 室内外协同覆盖关键点 多RRU单小区技术在室内外协同覆盖中的应用

3G室内外覆盖

室内外协同覆盖关键点

什么时候需要建设室内覆盖? 采用什么样的组网频率策略建设室内覆盖? 如何确保室内外的正常过渡? 如何快速建设室内覆盖?

3G室内外覆盖

室外信号穿透覆盖室内的特征分析当基站架设在待覆盖的大楼楼顶时,其室外信号在大楼内的信号分布特征如下:

楼顶基站对室内高层比低层信号覆盖强; 靠窗区域信号较强,信号随建筑物的内部深入而迅速衰减。 地下室隔离较好,基本属于信号盲区。

大厅如为玻璃顶层,将收到室外信号的较强的信号。

深圳联通大厦,楼顶基站在20楼的信号分布:RSCP覆盖为-85dBm以上的区域占88.48%。10

3G室内外覆盖

室外信号穿透覆盖室内的特征分析当基站不是架设在待覆盖大楼楼顶,而是通过周边站点信号进行室外穿透室内覆盖 时,由于实际组网中基站天线挂高多控制在30米左右,此情况下,待覆盖的典型建 筑物(如30F建筑物,楼顶无基站)的楼层信号分布特征,通常表现如下:

…… 此处隐藏1823字 ……

严格控制室内外信号相互的影响:室外信号入侵,容易对室内靠窗区域形 成沿窗户的自上而下的浅层强信号覆盖,但是室外信号难以到达建筑物内 部深处。同时,室内信号通过建筑物的窗户等低损耗的区域泄漏到室外, 高层信号外泄区域集中在无人区域的空中,影响小;主要控制室内信号避 免泄漏到外围的道路上去。为减少室内外信号相互的影响,建议:

控制室外信号在室内形成强覆盖:避免室外基站形成越区覆盖,增大天线的下

倾角或者调整天线的方位角,适当调小室外小区基站的发射功率。

控制室内信号的外泄:采用“多天线小功率”的天线设计方式,合理设计天线 点位。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窗户附近使用全向天线。在窗户附近,可以使用 定向天线,并且方向指向室内。对容易发生信号泄漏的场景,建议增加天线点, 减小每个天线点的输出功率,使信号比较均匀地限制在室内。

3G室内外覆盖

室内外协同覆盖关键点

什么时候需要建设室内覆盖? 采用什么样的组网频率策略建设室内覆盖? 如何确保室内外的正常过渡? 如何快速建设室内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