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村镇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

时间:2022-11-20 15:33:34 作者:壹号 字数:5396字

村镇规划第11章

第十一章:村镇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 与旅游资源规划11.1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规划

11.2 村镇古建筑保护规划11.3 村镇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村镇规划第11章

11.1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规划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和对象语言文字、民风民俗、建 筑艺术等物质文化遗存

显性文化文化 隐性文化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 值取向、道德情操等非物 质文化遗存

村镇规划第11章

11.1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规划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和对象历史文物建筑、古村落建筑文化。①古建筑②历史纪念建筑物③具

有某种文化意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④村镇规划和村镇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的 建筑物或构筑物、构成村镇主要构图轴线的建筑要素、与村镇主要广场相联 系的建筑物、尚存的历代城墙和门楼、戏台、古桥、宗祠、牌坊⑤具有重大 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物和构筑物

古文化遗址、遗迹及尚未完全探明的地下历史遗存。 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及特色植物。

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历史事件的城镇或乡村 环境。

历史上形成的古村镇格局和规划特点。村镇的传统风貌和街区特色。 村镇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特色。

地方民俗风情、传统集市贸易、手工艺产品、节日、风味菜点、 传说、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

村镇规划第11章

11.1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规划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的价值和作用(1)有利于村镇经济的结构调整文化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2)有利于实现村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3)有利于村镇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4)有利于扩大村镇就业机会

(5)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村镇的建设

村镇规划第11章

11.1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规划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

原真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可逆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动态保护原则、小规模改造原则、全方位参与原则、可持 续发展原则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的目标

物质实体层面:保护历史村镇和古民居这些具有地域特征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

文化层面:保护历史村镇延续下来的传统的居住文化和民俗文化。

新生:沿用古民居的建筑形式,引进新的功能,将古民居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要求结合起来。

村镇规划第11章

11.1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规划

村镇传统文化保护的措施和方法(1)点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类和改善类

(2)片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物保护区、保护区和改善区

(3)区状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建成区)的保护修旧如旧;不要随意改变街巷的空间格局;加强生活设施和居住 环境的改善;开辟新区、保护古村

(4)域状历史文化遗

产的保护建成区外围区域、自然生态区

(5)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宗教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村镇规划第11章

11.2 村镇古建筑保护规划

村镇古建筑的类型(1)按建筑性质和功能分类

民居

村镇规划第11章

村镇规划第11章

11.2 村镇古建筑保护规划

村镇古建筑的类型(2)按建筑造形分类

村镇规划第11章

村镇规划第11章

11.2 村镇古建筑保护规划

村镇古建筑的类型(3)按建筑构造方式分类

砖石、木材、泥墙木骨、 竹等 由砖土建造的砖墙结构的北方 中原地区的住宅 以木结构为主的云南、西南地 区的住宅 江南地区内部主体木结构外包 砌墙体的砖木混合结构住宅

村镇规划第11章

11.2 村镇古建筑保护规划

村镇古建筑的类型(4)按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分类

从生活习俗、行 为特征与空间模式的 互动角度,大体分为:

院落式民居 楼居式民居

穴居式民居

村镇规划第11章

11.2 村镇古建筑保护规划

村镇传统民居的类型

东北传统民居 西北传统民居

华北传统民居 西南传统民居

中南传统民居 华东传统民居

村镇规划第11章

村镇规划第11章

东北民居的主要类型1. 东北大院 2. 满族民居 3. 朝鲜族满屋炕民居朝鲜族满屋炕

东北大院

满族民居

村镇规划第11章

西北民居的主要类型1. 黄土地区的窑洞 2. 关中窄院民居 3. 青海庄窠民居 4.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窑洞

关中窄院民居

新疆维吾尔族民居

村镇规划第11章

…… 此处隐藏229字 ……

村镇规划第11章

华东民居的主要类型1. 苏南、浙江民居 2. 江西、皖南民居

3. 安徽民居4. 福建客家民居

5. 山东民居

江浙水乡

徽派民居

围垄式客家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