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伦理学解析[5篇范文]

时间:2022-11-19 23:53:00 作者:壹号 字数:22957字

第一篇:南方谈话伦理学解析

南方谈话伦理学解析

本文作者:郑娟 邢孟军 单位:宁波工程学院社科部讲师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

社会主义不仅强调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强调人民创造的财富属于人民,应该为人民共享,要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实现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并不是不顾社会发展阶段而倡导同步富裕,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南方谈话”中重点强调,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需要逐步实现的发展过程。他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还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节点和实践举措,到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邓小平还把共同富裕提高到政治高度,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自身固有的道德价值,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最根本的价值目标。“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富”的本质及其道德上的合理性予以科学论证和辩护,他认为,“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善,只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因此继续存在下去。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纯

粹的经济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始终追求和长期奋斗的价值实现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的价值追求。

价值判断标准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用鲜明的语言概括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这个论述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意义,彻底突破了原有的姓“资”姓“社”价值标准论,进而成为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三个标准互为前提,互为媒介,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揭示了对党的执政能力的的评价,归根结底必须以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因此,党的道德基础和道德目标也必须以人民为主体,否则就会导致党的异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然也应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受者。“三个有利于”标准中,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增长,国力增强,都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体现为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价值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价值创造主体,当然也是价值评价主体。社会主义及其执政党的政策好

与不好,是要由人民群众来评价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要“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只有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出发,我们才可能对是非善恶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而不至于陷入道德相对主义和毫无头绪的争论之中。

…… 此处隐藏4584字 ……

些思想如何启示我们的今天,举望明天的辉煌。每每掩卷,那段文字不多的谈话,总让我体会到“大”能齐家治国,“小”能安身立命的博大和精深。

第五篇:南方谈话读后感

南方谈话读后感

十二年前的那个春天,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的万字通讯,让千千万万中国普通老百姓,领略到了一代伟人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谈话时的动人风采;让全世界关注中国发展的人们,聆听到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隆隆潮声。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1978年,正是他为共和国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大门,迎来了改革开放。在1992年这次看似平常的旅行中,他那带着浓重乡音却铿锵有力的话语再次响起,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扑面春风,又一个春天的故事,从这里拉开序幕,这就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南方谈话贯穿了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开手脚,大胆试验,排除各种干扰,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南方谈话涉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主要内容有可以分为6个部分,南方谈话的内容涉及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从涉及中国深层次的问题着手,向长远发展,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读完《邓选》第三卷之后,我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没有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显示不出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先进性。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决心不能动摇:改革开放了这么久,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很迷茫,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也很迷茫。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扫除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心中的谜云,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估计党的“十七大”会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点。最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变: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对于南方谈话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有些也读印象深刻,象“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三个有利于”等等,对于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还是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南方谈话,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明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形成了科学体系。实践证明,南方谈话具有纲领性的意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进入了新境界。

这一切,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人们那种困惑、疑虑、忧郁的心情一扫而光,那种一度蔓延滋长的“左”的 思潮得到了遏制。新的一轮改革开放如滚滚春潮势不可当,在整个中国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