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销售案例小故事

时间:2022-11-20 16:51:21 作者:壹号 字数:4743字

  其实很多小故事都蕴含其哲理,需要我们仔细品读,才能感悟其中道理。下面是关于化妆品销售案例小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

  故事1:《扁鹊的医术》

  中学时代看过一篇寓言,记忆尤其深刻: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投资的大忌在于进入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这是许多企业家痛定思痛得出的结论。 企业的决策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它包含对整个企业资源、市场营销、资本运营、人才积累等全方位的评估,在每上马一个项目之前,应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设定一个可规避的风险机制。这则故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控制在项目投资中的重要性: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化妆品企业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故事2:《鹦鹉老板》

  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 此处隐藏0字 ……

  这故事旨在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曾经接触过不少化妆品企业老总,他们大都对功高盖主的职业经理人一筹莫展,一方面无比依赖职业经理人,一方面却十分担心职业经理人跳槽,这种现象成为了化妆品行业独特的烙印。在这则寓言中,老鹦鹉其实并没有很出色之处,只是知人善用,在充分放权中实现了自身增值。

  其实,在化妆品界不乏会说四门语言的鹦鹉老板,他们大都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但是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对职业经理人的权限下放不够,使得职业经理有劲没法使,最后导致职业经理人的离开,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所以,我们的化妆品企业家们不仅要充分的收权和放权,更应该学习寓言中的老鹦鹉,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经营更加良性和健康。

  故事3:《袋鼠与笼子》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产品开发虽然是关键所在,但是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营销成为决胜市场的利器。在每年两次的广东美博会上,各种产品手册五花八门,产品品类大致相同,真正能构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是独特的概念和完善的营销支持。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一味追求产品品类的大而全,而忽视了概念炒作和渠道终端的维护,其后果只能像那个管理员一样,永远解决不了根本性的市场问题。